城建“五个一”工程 花“大钱”解决百姓身边事儿
日期:2024-07-12 02:11:45 | 作者: 华体体育论坛
自2009年起,市政府决定在市内四区、开发区和高新区同时启动城市建设“五个一”工程。“五个一”工程主要内容有:整治一片弃管楼院(开发改造旧城区)、新建一座停车场、新建一处市民健身场所、改造一处集贸市场、改造提升一条路街环境。伴随着一个个亲民项目的快速落成,如今,“五个一”工程已成为好事做到家门口的利民、亲民和惠民工程。
改造一新的春柳建鑫市场农贸生鲜区域已经开门纳客,拥有摊位达300多个,商品种类达10000余种,成为名副其实周边百姓的“菜篮子”。家住凌云街的李灿权,现在每天养成到建鑫市场转转的习惯,他说:“这一个市场以前真没法逛,地上脏水横流,市场内还昏暗,现在干净明亮,菜价还不贵,关键还有公平秤,每天都买新鲜的菜回家,真不错!”春柳建鑫市场是春柳地区人流量最大、商品品种最为齐全的农贸市场,但原市场由于建成较早,基础设施较为破旧,且有一定安全风险隐患。今年列入“五个一”工程,春柳建鑫市场依照国家绿色农贸市场的标准建设,对市场硬件设施全面升级,彻底改变以往农贸市场脏乱差的形象。
今年,沙河口区投资1140万元,对西南路149—155号、龙门街8—10号、西山街105—109号等共计14栋破旧弃管楼实施综合改造,惠及百姓847户。西南路149号楼院的居民张桂珍大娘高兴地和记者说:“这老房子以前根本没办法住,冬天寒,夏天闷,渗水透寒,今年政府出钱给修了,住进去就像住新房了,真好啊。”今年改造弃管楼的内容基本涵盖屋面防水、楼体外墙保温、外墙粉饰、楼梯间粉刷、破旧木窗更换、雨水管改造以及楼院方砖步道、花坛等环境。
西尖山公园是今年竣工的市民健身公园,很快受到周边十几万居民的喜爱。家住弘基书香园的孙大娘每天都要和老伴一起登山健身,老人高兴地和记者说:“今年把这大山建成公园真好啊,登上山顶看大海,健身,还能看风景,小区就在山边上,我们这不就是生活在风景区里吗!”西尖山山体植被茂密,南临大海,自然景观优美。
南关岭中心大街紧邻大连北站北广场,是进出大连北站的主要通道。今年,甘井子区对4公里长的南关岭中心街两侧做改造,共贴面砖30栋楼,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粉刷涂料93栋楼,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升级改造沿街所有商家门头牌匾5000余平方米,全部更新为带光源的亚克力字,整齐划一,南关岭中心大街旧貌换新颜。居民周大娘高兴地说:“把旧房子都给我们装修好了,把门前这条路收拾干净了,再也用不着趟泥水走路,看着多舒服,干净宽敞的大街才与高铁相匹配啊!”
“以前壹品天城小区的客人总把车停在路边,再加上临街小店的停车,每次回小区都要穿行在各种各样的车辆之间,既不方便又危险。在小区周边道路上划出停车位让车都有位置停,这样道路才顺畅。”家住壹品天城的市民李先生对小区周边道路增设的停车位赞不绝口。甘井子区今年在壹品天城小区周边增加130余个停车位,解决了西南路及周边道路车辆沿街占道停车,影响交通的问题。
经过处理的污水是何种模样?直接排放入海是否安全?日前,记者来到虎滩新区污水处理厂,亲眼目睹污水的“净化之旅”。
在负责人的引领下,记者走进厂区。原来,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或明沟收集以后,经过厂外的提升泵站进入厂内提升泵站,进入工艺复杂的净化过程。然后,污水进入深度处理间进行微絮凝过滤处理。记者在此处理间内看到,经过多重工序处理后的污水已经清透了许多,再经过最后一道紫外线消毒后,污水已经变得清澈见底,完全嗅不出一丝异味。处理干净的水直接向老虎滩海域涌去,进入新一轮的循环。
污水净化后残留的污泥将被排进污泥贮池,经污泥泵提升后进入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脱水,然后形成含水率小于80%的泥饼,这些泥饼将被运送至夏家河污泥处理厂集中处理。这样以来,原本臭气熏天的污水就完全被无害化排放了。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8%;城镇管网覆盖率达到75%,中心城区管网覆盖率达到99%。
“吃下”600吨污泥,“消化”后能“吐出”11000立方米天然气,供我市3万至5万户居民使用,大连市夏家河污泥处理厂每天都在进行如此一番吞吐。
夏家河污泥处理厂采用消化综合利用工艺,产生的沼气经提纯后进入城市煤气管网,沼渣用于园林绿化,废液先经除磷脱氮处理,再进入夏家河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该项目日供天然气11000立方米,解决3万户居民的生活用气,相当于再建一个3万立方米/日的焦炉煤气厂,每年节约优质焦炭2500余吨,并减少4600万立方米废气和73000余吨废水的排放;项目每年可生产4000吨磷肥和4万吨腐殖土,腐殖土可作为园林绿化营养土或填埋场覆盖土;每年可减排甲烷气体4000吨,相当于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8万吨。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无害化、稳定化处置率将达到100%。
作为垃圾处理体系的最后一环,垃圾处置是最关键的一步。以焚烧发电为主、以卫生填埋为辅的方法取代了多年的卫生填埋方法,这是大连市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技术的历史性进步。
垃圾运输车将生活垃圾送到焚烧发电厂之后,通过7米高的全封闭卸料平台,卸至垃圾池内储存,经过5到7天的控干、混合和发酵后进入焚烧炉焚烧,而焚烧需要日夜不停进行,每晚至少20多人要彻夜工作。看到记者要进入垃圾仓,一位工人阻止说:“记者,这里面50多度,又闷又臭,你受得了吗?我们是习惯了。”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厂建在偏僻地区,很多人下夜班后只能在临时宿舍打个盹。
垃圾将经过烘干、燃烧、燃尽三个阶段,使得垃圾可以充分燃烧,垃圾焚烧过程中最大的污染之一是燃烧产生的二英,但该垃圾焚烧厂的燃烧炉温度从始至终保持在850℃以上,可以有效分解二英,基本能消除二英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大连市还计划在“十二五”期间适时启动二期焚烧发电厂建设工程,规模在1000~1500吨。(记者 吉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