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污泥脱水机原理docx

日期:2024-07-20 11:40:00 | 作者: 常用浓缩机



  含水污泥,经污泥泵输送至污泥搅拌罐, 同时投加凝聚剂进行充分混合反应, 而后流入带式

  污泥压滤机的布泥器,污泥均匀分布到重力脱水区上,并在泥耙的双向疏导和重力作用下,

  污泥随着脱水滤带的移动,迅速脱去污泥的游离水。由于重力脱水区设计较长, 于运输。

  污泥池中的污泥经破碎机对其中的大块物体和纤维物质等杂质进行切割后, 量计泵往脱水机。为了取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需往污泥中添加絮凝剂。

  比例稀释并搅拌后,进入储药池,由加药泵输入进泥管道与污泥混合, 脱水后的污泥由螺旋输送机送到泥车,上清液排入管道。

  离心脱水是利用水分和污泥在转筒非常快速地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之差使之相互分离, 实现脱

  水目的。污泥通过空心轴中的中心进料管进入转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污泥因比重大,离 心力大而被甩至筒体壁面,转筒与螺旋输送机之间的转速差使螺旋输送机连续不断地将污泥 固体推到转筒的圆锥端进一步压缩排出。 水分由于比重小,离心力小, 在侧形成液体层,水

  浓缩污泥虽然在体积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污泥的脱水性能差,如果直接进行脱水, 污泥处理效果不好且不经济。因此, 污泥在脱水前一般都要进行预处理,提高脱水性能,降

  低处理难度。离心脱水一般都会采用高分子絮凝剂。 这是因为离心机空间较小, 必须控制泥量增

  加。采用高分子絮凝剂时,泥量基本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其肥效和热值都不降低, 如果采用无机药

  取配水井中心回流污泥处的污泥,静置 30分钟,去除上清液,分别取泥 100ml盛入四

  个烧杯,再分别加入不相同的型号的絮凝剂溶液(浓度为 %) 3ml o静置,观察絮体大小和

  上清液,经人工搅动破坏絮体后,再次观察絮体大小和上清液的情况。实验情况结果如表 1

  在实验室条件下,絮体人工破坏相当于非常快速地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 从表中可知,破坏前,形

  成的污泥絮体小的型号首先被淘汰, 在外力的破坏下,污泥仍能保持较大絮体的, 说明其粘

  合力强,抗离心强度也大,有效地保证絮体在非常快速地旋转的脱水机中进行脱水时, 仍能凝结在

  一起而不至于分散,从而确保实际生产运行中有良好的脱水效果。从理论上可以判定 Z15

  和Z63均能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是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结果与实际运行操作有一定的差 别,应依照详细情况选择。从实际使用情况去看,Z63的脱水效果明显比 Z1的脱水效果好, Z15絮体经过脱水机的非常快速地旋转后, 其粘合力减小,絮体遭破坏而无法凝结造成泥饼含水率

  试机时,一般都会采用高浓度到低浓度的配制法。在不同的浓度下, 根据污泥饼的含水率,上

  清液的清澈度及旋转扭矩来选择最佳投配浓度。 从实际运转情况看,并不是絮凝剂浓度越高,

  泥饼的含固率也越高(见表 2)。另外,絮凝剂的浓度能够最终靠静态混合器调节水和絮凝剂

  絮凝剂的设备是通过一套 TomalSV交钥匙自动化制备设备完成的。该套设备具备了防潮、

  防尘、精确进料、溶解效果好等特点。每次配料的循环时间为 66〜81分钟,成熟时间为45 60分钟。絮凝剂的加入量是根据控制箱上的时间继电器设置的絮凝剂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