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奋起发力内陆开放第一门户

日期:2024-07-07 14:16:48 | 作者: 分级机



  坐拥机场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渝北一直用开放的眼光打量着世界。踏出机场,站在渝北这片沃土上,你可以感受到其强劲的发展脉搏。

  如今,渝北更是响亮地提出,要建设“内陆开放第一门户”,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和聚集国内外先进要素,把渝北建设成为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1 渝北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主战场,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提升为“内陆开放第一门户”,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建设内陆开放第一门户,是对原有的开放战略的传承和提升。”渝北区主要领导说,渝北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主战场,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提升为“内陆开放第一门户”,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渝北区既是全国文明城区,又是重庆国际机场所在地,长江、嘉陵江环抱区境东西南,西南地区最大的龙头寺火车站位于区内,长江上游最大的寸滩集装箱码头紧紧毗邻,渝怀、渝利等干线铁路和渝涪、渝邻、渝合、渝黔等高速公路在境内交会,重庆“二环八射”中“二环六射”贯穿区境,轻轨3号线直通机场,形成了外引内联、无缝衔接的立体交通枢纽。

  “渝北具有在重庆和内陆地区不可复制的优势条件。”渝北区发改委副主任张维坦言,渝北地处内陆地区,开放层面与东部沿海地区可比性不大,也不在一个等量级。但渝北自身优势显著,尤其是在今年9月16日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中提出“都市功能拓展区要培育提升开放门户功能”,渝北既是都市功能拓展区,又是两江新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核心区,开放平台数量多、层次高,把自身定位优化为“内陆开放第一门户”,就是要在开放上先行先试,带动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历届区委、区政府的努力,目前渝北的产业开放度显著提升,全民的开放意识正在形成,渝北在开放上已迈出稳健步伐。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开放的功能上下功夫。”张维表示,目前渝北开放的功能性设施还比较薄弱,渝北将围绕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区域合作等方面扩大开放,引进符合国际发展的新趋势的项目,如大型赛马场、高档高尔夫球场等。不仅如此,渝北还将规划建设领事馆街区,引进国际学校、国际社区、国际医院等项目。

  张维称,区域经济外向度是指一个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的宏观指标之一。2012年,渝北的经济外向度为62%,而通过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第一门户”,这一指标将逐步提升,有望很快突破100%,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2 培育外贸公司发展壮大,做大对外贸易总量,形成一批进出口额超亿美元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继续保持全市对外贸易领先地位

  “没有政府的帮扶,就没有我们的今天。”重庆银翔摩托车(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作为落户空港工业园区较早的一家公司,正是在空港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多方努力下,公司才与美国科勒发动机公司有了合作,实现强强“联姻”,组建起重庆科勒银翔有限公司,把科勒上百年制造发动机的经验引进工业园区,生产出口北美等地的世界一流产品。目前,公司仅在空港工业园区内的年产值已突破10亿元,成为自长安汽车后的第二大骨干企业。

  同样的,坐落于空港工业园区的再升科技也是一家土生土长的渝北企业。此公司从事的是微玻纤空气过滤产品制造,其基本的产品是空气过滤纸和绝热芯材。该公司原来只是一家玻璃制造企业,创业20多年来,始终没有摆脱摊子越铺越大、利润越来越薄的怪圈。在渝北区政府帮扶下,该公司通过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强化研发实力,一举打开了市场。

  “我们生产的空气过滤纸能够过滤纳米级的粉尘和污染物,这在整个世界居于领头羊。‘神七’上天时,航天员面罩中的组成部分就有咱们提供的材料;而绝热芯材则可以在冰箱、空调等设备上得到普遍应用,能使导热系数降低到目前的八分之一,无论是环保还是能效都大幅度提升。”再升科技董事长郭茂称,美国GE、韩国LG等“识货”的买家都不远千里来采购,公司的市场有70%在海外,其生产的空气过滤纸产销量占全国同类企业的54%。

  “在传统出口不放弃的基础上,我们还努力培育引进外贸企业,做大对外贸易总量。”渝北区外经委主任夏平华称,渝北外贸主要以出口电子科技类产品及加工行业、汽摩及配件行业、电线电缆、医药食品为主。目前渝北区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大力支持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培育外贸公司发展壮大,做大对外贸易总量,形成一批进出口额超亿美元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继续保持全市对外贸易领先地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据全国海关信息中心旗下网站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3季度,我国外贸7.7%的增速呈“V”型走势,受多重因素影响,9月我国出口增速再次跌落负值。在全国外贸形势不利的背景下,1月至10月,渝北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85.8亿美元,占全市外贸总额的34%,居主城九区第二位,同比增长159.4%,增幅居主城九区第一位。

  但渝北区并不满足,又在寻找新的贸易出口增长点。针对渝北农特产品丰富的现状,渝北区正积极与香港裕货联系,抓紧筹备渝北出口香港产品展示会,准备把“渝北产”鱼蛋、腊肉、酒、咸菜等土特产卖到香港去;针对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着新市场开发成本高、见效慢、风险大,人民币升值因素影响大、收汇结汇风险大,用工成本和原材料、运输费用增加等瓶颈,为鼓励企业扩大出口贸易,开拓国外市场,渝北还为辖区年出口额在300万美元以内的中小外贸企业购买了一份出口信用保险,提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渝北还建立了区级外贸发展促进资金,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市场拓展、品牌创建、人才培训等进行政策支持。

  3 渝北将把招商选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将严把招商项目准入关和土地资源供应关,着力引进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品牌影响大、引领作用强的项目

  如果说外贸体现出渝北人走出重庆、走向世界的决心,那么众多外地客商的入驻则印证了渝北开发、开放的潜力。

  10月18日,对于渝北人来说,是一个双喜临门的好日子。在第五届重庆·台湾周开幕当天,重庆世贸中心、重庆台商中心两大项目落户空港新城。

  按照协议,重庆世界贸易中心项目位于中央公园附近,由电子生产业巨头英业达的区域运营总部大楼、重庆世贸中心大楼和五星级酒店三部分所组成;重庆台商中心包括台商综合办公大楼、台商总部经济楼、交流展览中心、配套商业及酒店等设施。两大项目建成后,将吸引慢慢的变多的海内外企业到渝北投资兴业,有力促进渝北全方位对外开放建设。

  今年1月至10月,渝北新引进项目108个,合同投资821.7亿元。其中,重大招商项目57个,占52.8%;合同投资总额814.3亿元,占99.1%。双庆集团特种车项目、东风小康控股总部、香港置地集团、中航国际智慧城、台湾新光三越购物中心、山东航空、冉家坝购物中心、富力东湖商务区、英利-狮城花园、华夏航空、德国斯泰根博阁酒店、及时雨生态农业等重大招商项目纷纷落户,涉及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旅游业等多个行业,渝北已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最有价值的区域之一。

  “未来,渝北将把招商选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渝北区主要领导表示,渝北将严把招商项目准入关和土地资源供应关,着力引进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品牌影响大、引领作用强的项目,确保单位产出率高的企业优先获得用地。将积极引导外资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外资企业建立地区研发中心或分部,支持外资参与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力争到2016年,入驻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累计达到100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0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突破1000亿元。

  由此,渝北组建了“9+1”招商工作模式,按照“统一领导、分块招商、重点突破”的原则,对全区资源进行整合,组建综合、四大园区、三龙片区、各镇及文化产业等10大招商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统一协调指挥,相关区领导牵头负责,按产业、园区进行分块招商。渝北区全面清理了辖区内可供招商的土地、标准厂房、楼宇等资源,分类建立招商资源动态信息库,围绕资源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招商。在此基础上,渝北区建立了常年外出招商机制,由区领导带队,各招商组组建5-8人左右的招商小分队,常年分赴港澳台、沿海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

  “我们在软环境建设上也苦练‘内功’。”夏平华介绍,渝北建立了招商引资工作每月、每季度汇报制度,区委、区政府定期听取招商引资工作情况,集中分析解决有一定的问题,对投资意向明确的重点客商,由各招商组及时报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登门洽谈,对客商提出的合理需求当场拍板,事后再完善相关决策程序。

  同时,渝北还对符合标准要求的项目进行集中会诊、平行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尽量压缩行政审批时间。相继推出了“三个联合”审批、工商注册并联审批等措施,对审批环节、时间“瘦身减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从沿海城市来渝北发展的冉小兵对渝北速度赞不绝口:“才两天时间,我们在工商窗口就办好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印章准刻证及刻制印章等手续。以前在外地办同样的手续却花了接近1个月的时间,渝北的办事效率让我们感到了活力!”

  4 完善“一城两圈三园四基地”等区级开放平台功能,承接优势产业转移和集聚

  渝北作为重庆双核双中心的“一核”,未来将把渝北老城区、空港新城、悦来新城连成一片,形成一个面积100平方公里、集聚人口150万的新城区。

  “渝北作为五大功能区域中的都市功能拓展区,一定要实现错位发展。”张维谈道,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同质化竞争,渝北将提速推进“一城两圈三园四基地”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以承接优势产业转移和集聚。

  “一城”,就是全力推进空港新城建设,突出“航空城、会展城、宜居城、总部城、创意城”五大功能,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集聚发展商贸商务、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

  “两圈”,就是全力推进嘉州、两路空港两大商圈建设,集聚发展航空总部、高端商贸、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并以“两圈”为核心带动龙溪、龙山、龙塔、两路、回兴、双凤桥等街道服务经济发展,力争服务业增加值有较大提高。

  “三园”,就是全力推进空港工业园、台商工业园、石盘河商务区(农业园区核心区)3个园区建设,加快空港工业园同德组团、台商工业园石坪组团建设,集聚发展临空制造业和临空服务业,石盘河商务区着力抓好提档升级,集聚发展总部经济、商务商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以3个园区为龙头,带动全区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

  “四基地”,就是加快洛碛化工物流基地、统景温泉旅游基地、兴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玉峰山生态休闲基地建设,努力打造成为重庆最大的成品油及化工产品交易集散基地、中国最佳温泉度假胜地、西部农谷和“森林养生、生态休闲”特色旅游基地,推动镇域经济加快发展、协调发展。

  “以上这些重点区域是支撑渝北开放的重要支撑。”张维解释说,以“三园”为例,空港工业园、台商工业园都将依托机场,发展临空产业集群,发展高的附加价值产业。比如,依托航空运输,渝北区将重点发展珠宝加工、眼镜视光、高档饰品等,简言之,就是一副眼镜、一条项链、一块手表、一枚戒指、一根皮带,这些都属于小而精的高的附加价值产品,不再是老大笨粗的传统产业。

  位于渝北兴隆镇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也调整了规划,将重点发展临空性休闲旅游业,以开放的胸襟迎接四方游客的到来。10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重庆对45个国家持有第三国签证和机票的外国人实行72小时过境免办签证政策,免签期间可在重庆市行政区域内活动。渝北抓住这个机遇,将借助辖区杨梅、葡萄、歪嘴李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体验旅游,借助温泉、森林公园发展养生旅游,借助航站楼、国博中心、中央公园发展观光旅游,让游客在开放的环境中领略渝北的独特风情。

  5 自己的优势是周边地区的优势,周边的优势同样也要成为自己的优势,要扩大开放,加强合作

  “不求资源所在,但求为我所用。”在渝北区区长赖蛟看来,周边的两江新区、北部新区、保税港区、国博中心及江北国际机场等都是资源,渝北要充分借力这些资源,谋求更大的发展。

  于是,渝北不因行政区划“画地为牢”,而是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是周边地区的优势,周边的优势同样也要成为自己的优势,要扩大开放,加强合作。

  博林特电梯下线,园区产业发展实现零的突破;航空产业园横空出世,扛起重庆发展低空产业大旗;民国街开街迎宾,两江文化产业扬帆起航……龙兴,这个离主城不算很近的小镇已成为渝北打造“内陆开放第一门户”的一个亮点,这主要得益于渝北与两江集团的紧密合作,将渝北未来的发展与两江新区紧紧相连,融会贯通。

  “融合”还不只如此。今年,渝北与悦来公司联合成立了国博中心建设营运管委会,协同推进悦来生态城建设、古镇开发、会展招商等工作,“渝洽会”、第15届车展等大型展会的成功举办,为重庆建设长江上游“会展之都”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机场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临空经济区,并支持重庆机场建设成为复合型综合机场;与保税港区签署协议,共同打造保税加工基地……

  “与市级平台加强战略合作,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动发展。”张维说,北部新区虽然位于渝北行政区内,但建设却是由不同的主体负责,难免会出现管网对接有盲区、道路连接有缝隙等问题,“我们加强与北部新区的合作,在市政建设规划、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等方面相互衔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发展。”

  在此基础上,渝北还谋求与东部发达地区、港澳台的合作,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内消化科唯一的院士樊代明加入金山科技的开发团队并非偶然。为建立一支开放型的人才队伍,渝北区拿出专门经费鼓励企业招贤纳才,鼓励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落实相应扶持措施,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提升公司科研、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在渝北区,企业因人才而获益良多。譬如说,金山科技通过引进专家,成功研制出胶囊内镜,成为全世界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企业,如今已风靡全球62个国家,2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润泽医药通过引进专家,成功研发人体修复的新一代材料多孔钽,可用于人体骨组织缺损、坏死的修复替代,打破了美国专利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在传统产业,港鑫机械与清华大学动力系以及天津自行车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聘请专家,成功研发电瓶车,前景广阔……

  放眼全球,渝北鼓励区内有实力的公司集团积极“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主动承接国际工程,扩大海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目前,已有重庆公路工程公司和重庆北城致远集团2家企业获得对外工程承包经营资格;银翔集团、利通工贸、盈瑞机械等7家企业则在越南、老挝、马来西亚、伊朗、新加坡、英国、意大利及中国香港地区设立子公司、海外办事处。

  “我们还加强了与国际友好城市的经济文化互动。”夏平华称,依托农业园区“五谷地·翁布利亚意大利农场”项目,渝北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经济及人才交流。渝北还积极与硅谷联系,将全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努力建设成为西部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环顾周边,渝北积极发挥集聚辐射作用,先后和四川广安、达州、大竹、宣汉、西充等周边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经济、社会、文化、旅游、城乡统筹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

  “合作,让渝北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升。”张维坦言,目前全区落户的世界500强区域总部(职能总部)企业和中国500强区域总部(职能总部)企业已有20余家,渝北将继续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推动对外开放,加速先进要素集聚,大力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